聯系人:朱經理
電話:0371-22308760
手機:13343653337
地址:河南省開封市汴東產業集聚區18號樓
網址:www.chipnchat.com
目前距離小麥收獲還有20天左右的時間,時間雖短,但卻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。后期管理的目的是保持根系活力,防止葉片早衰和青枯,保持光合器官的完整,促進有機物質的合成與積累,Z大限度地將營養器官中儲存的有機物質轉運到籽粒中去,達到籽粒飽滿,提高粒重。因而后期管理主攻方向應是:防病治蟲,保根護葉,促進灌漿,增加粒重。
早澆灌漿水
俗話說:“灌漿有墑,籽飽方”,充足的水分能夠保證小麥生理用水,利于貯存在莖葉中營養物質向籽粒運轉。同時還可改善田間小氣候,降低高溫對小麥灌漿的不利影響,減少干熱風危害。
出現旱情麥田,小麥揚花后一周左右應及時澆灌漿水,宜選擇晴天無風時進行。小麥成熟前15天要停止澆水,不宜澆麥黃水;密切注意天氣變化,做到無風快澆,有風停深溫度過高的天氣狀況下不宜澆水;澆水不易過大,小水輕澆,保護深層根系不早衰。
及時防治病蟲害
后期主要有銹病、白粉病、赤霉病、葉枯病
根腐病等病害,有黏蟲、蚜蟲、吸漿蟲等為害,因此后期仍不能放松麥田病蟲害的防治工作。殺蟲劑有吡蟲咻、啶蟲瞇、吡蚜酮、噻蟲嗪、高效氯氟氰菊酯、毒死蜱、抗蚜威等;殺菌劑有三唑酮、烯唑醇、戊唑醇、己唑醇、丙環唑、苯醚甲環唑、咪鮮胺、氟環唑等;生長調節劑有蕓苔素內酯、氨基寡糖素等。
葉面噴肥防早衰
小麥生長后期,仍需要保持一定的營養水平,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和根系活動,促進物質的合成與運轉,防干熱風、防高溫、防早衰,提高粒重。揚花后10天左右畝用磷酸二氫鉀200克,加以蕓苔素內酯,結合病蟲防治進行葉面噴施,實現一噴多效的目的。
注意事項
1、低肥力或長勢一般麥田要有針對性的選用大量元素、含氨基酸、含腐殖酸、有機水溶肥料,強化營養平衡,增強光合作用,防止早衰,增加粒重。
2、中高肥力、群體偏大麥田及偏晚熟品種麥田,以噴施磷酸二氫鉀為主,畝總用量不低于200克,同時混配蕓苔素內酯,降低干熱風危害,促進早熟,提高粒重。不宜使用含大量氮素的水溶肥,以免造成貪青晚熟。
3、噴施濃度要適當。不管殺菌劑、殺蟲劑、葉面肥或是生長調節劑,都不宜超過推薦用量,否則容易造成葉片干枯死亡。
4、合理混配。嚴禁將酸性與堿性藥肥混用,嚴禁將混配后會減小或喪失藥肥效果、產生毒害等的藥肥混用。
來源中國農科新聞網